机械-吉林书刊印刷企业转型跨越正当时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我国印刷产业得到迅猛发展。吉林省印刷业也借国内发展的大好情势,产业发展突飞猛进,2012年印刷业主营业务收入117亿元,增长率达20%以上。这个增长主要源于包装印刷产品和其他印刷品的贡献,2者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69%。与此同时,书刊印刷企业却不容乐观,2012年书刊印刷主营业务收入较2011年持平,企业活源减少,大多数书刊印刷企业艰巨保持。书刊印企发展的瓶颈本钱高。随着物价整体水平的提高,印刷材料和物资能源也水涨船高,企业半赊半借使用印刷耗材,加上财务费用、管理费用加大,工人待遇要求提高,企业本钱压力增大。工价低。1般来讲,企业生产本钱上升的同时,产品价格也应适当上涨强拆后可以恢复原有补偿条件吗。但吉林印刷工价在纸张、油墨、版材、设备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强拆律师管用吗,却1直处于低迷状态。就连政府采购的中小学教材教辅印刷,工价也大幅降落(单色印刷5分,双色0.1元左右,4色0.2元左右)。政府对工价无权干预,完全靠市场调理,提高工价已成企业的期盼。活源少。由于设备和人才等多方面因素,吉林印刷能力表现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,高端精品产能不足。特别是在新媒介的冲击下,出版单位传统纸产品出版量减少,企业印刷活源受限租赁的地拆迁怎么赔偿,很多书刊印企处在保持生存的状态。印刷产业是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占新闻出版业的半壁江山。没有印刷产业的繁华和振兴,就难以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产业。现在书刊印企已走在生死存亡的10字路口,要想继续有所作为,企业必须瞄准市场需求,明确本身定位,着力企业转型,努力寻觅生存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书刊印企升级的主要路径吞并重组,向范围扩大化发展。范围扩大化就是大厂地、多设备、大业务量,这就要求企业印前、印刷、印后设备齐全,工艺全覆盖,充分发挥范围产能优势,缩短交货时限,快捷取胜。继搬新厂房后,长春新华印刷团体的厂地、设备、人员等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,2012年印刷主营业务收入达1.2亿元,企业向范围化转型条件已具有。小企业应主动接受大企业情势多样的吞并重组,挂靠大企业,用足本身优势,与大企业资源共享。